必读居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日之 >

第101部分

抗日之-第101部分

小说: 抗日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缓与中日直接磨擦为目的,在外蒙扶持了蒙古国。国际联盟各成员国均承认满洲和外蒙是中华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拒绝认可用非常手段扶植起来的“满洲国”和蒙古国。在《苏日中立条约》签订前,只有法西斯日本及其盟国承认伪满洲国,只有苏联承认蒙古国。日本曾以国际联盟不承认满洲国为借口,退出国际联盟,说明日本在国际上十分孤立。但《苏日中立条约》明文规定,苏联承认满洲国和日本承认蒙古国为独立的主权国家。苏日双方以相互承认其卫星国的独立,即牺牲中国利益的方式达成的交易是对中国主权的一种干涉,这是对国际准则的公然蔑视。

而且在1937年8月中苏双方签订的为期5年的《中苏互不侵犯条约》中明文规定,若缔约一方受到非缔约的一国或数国侵略时,缔约另一方“在冲突全部期间,对于该第三国,不得直接或间接予以任何协助,并不得采取任何行动,或签订任何协定,该侵略国得以施行不利于受侵略之缔约国”。该条约签订不到四年,苏联为一己之利,就违背了条约的规定,宣布承认满洲国,这实际上是拿中国的主权与侵略成性的法西斯作交换,纵日南进,确保苏联远东安全,对法西斯日本侵略中国予以事实上的承认。

“这无疑是对中国的背叛!”驻苏联大使邵力子在发回的电文中这样说到。他这个大使被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耍得团团转,直到条约公布后才收到这个消息,气急败坏地他立即向国内发来电报征询意见。

第二卷风起云涌 第一百一十五章 利益

《苏日中立条约》缔结的消息很快被中国的大小报纸引用,大部分的报纸都表示了愤慨,只有《新华日报》等几个报刊谨慎地分析了其原因。相比起觉得感情上受到了欺骗的国人,有几个人还是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军委会委员长蒋介石就是其一。早在去年何俊才就告诉了他这个即将发生的事件,所以他只是见证了历史的发生,甚至由于在上高取得的重大战果让缔约时间提前了十天。其实蒋介石一贯对苏联的援助表示怀疑,抛开他对共产党的戒心之外,他也明白苏联人是想利用军事援助来拖住日本人。

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所谓的“仁义”是不存在的,如果那样,反倒是对国人的不公。很多人在这次事件发生后陷入了思考,特别是孙科,这位一直非常崇拜苏联模式的国民党重要人物。即使苏日缔约后,他仍然试图解释苏联行为的合理性,不过斯大林的时代已经不是当初他父亲孙中山所了解的那个苏联了。他那苍白的辩解很快被国人击败。

当得知苏日已经提前缔约后,何俊才再次拜访了立法院长孙科,同去的仍然是他的专职秘书何欣。

“孙院长。好久不见。”何俊才是第一次来到孙科的立法院。很难想象堂堂一个国家的立法院居然是设立在一栋陈旧的建筑中,想必立法院也并没有实际完成什么立法的工作,因为毕竟现在是战乱的年代。

“何中将光临寒舍,蓬荜生辉啊。”孙科勉强笑了笑,几个月不见,何俊才的军衔又往上涨了一截。

“哈哈,孙院长。还在为苏日缔约的事情感到烦恼吧。”何俊才望着眉头不展的孙科笑了笑。原本胖胖的孙科现在皱着眉头就像一个大苦瓜。

“是啊,你我都是聪明人。我是中苏文化协会的会长,苏联这么来一下,很多人看我的眼光都不一样了。”孙科有气无力回答到。

“孙院长,这就是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啊。苏联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你看近十年的苏联外交,无论是跟德国缔约后瓜分波兰还是入侵芬兰,甚至是先跟我国缔约后跟日本缔约,无疑不是将国家的利益放在了首位。”何俊才拍了拍他的肩膀,眼前这位明显是理想主义者,在自己的理想破灭后精神受到了很大打击,而何俊才还需要孙科来帮忙继续保持跟苏联的关系,所以不得不来鼓舞他。

“况且,孙院长肯定有研究。现在苏联面临德国的威胁,继续稳固自己的后方。要知道日本可是比中国更加合格的盟友,虽然近几个月中国在抗击日本入侵中有所成效,但是苏联已经等不及了。”何俊才进而解释到。只有解开了孙科的心结,接下来的事情才好办。

“何中将,道理我明白,我也曾经尝试这样安慰自己。可是我不忍心看到苏联背弃我之前力促签订的中苏友好条约。”孙科回答到。

“孙院长,所谓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依。也许这件事情中,也有对中国有利的一点呢。”何俊才抛出了一个出乎孙科意料之外的观点。“苏联跟中国签订条约,并不是想真心帮助中国,其实苏联更想吞并中国的大片土地,在外蒙,在新疆(指盛世才),在东北(指张学良跟苏联发生的小规模战斗)发生的一切都证明了这点。苏联只是希望依靠中国来拖住日本,保证自己的西伯利亚不受到攻击。甚至苏联要取得外蒙作为与中日之间的缓冲地带也有部分这个原因。但是当时中国形势危机,国际社会上鲜有伸出援手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苏联不援助也必须死战,所以客观上苏联对中国是有帮助的。”何俊才娓娓道来。

“但是现在的情况有所不一样了,中国自己的工业体系逐渐建立起来,燃油、钢铁、铝已经不太依靠苏联的进口,连飞机和弹药都即将自给自足。况且现在中缅公路重开,运量不断加大,苏联已经不是唯一的对外通道,其意义已经下降。”

“但是有总比没有好,况且近几个月,苏联在工业技术和机械方面的援助大大增加了啊。”孙科反驳到。当初跟苏联外贸部长米高扬签订的将《中苏通商条约》的范围从军事武器扩大到机械设备的补充条约可是经过他的手办成的。

“可是苏联并没有说通商不可以啊?”何俊才反问到,“对于停止军事援助以及撤回军事人员。我方并没有意义。我今日来就是想请孙院长利用自己的关系,让苏联确保目前我们的商业合作关系得以保留,甚至扩大。毕竟在签订苏日中立条约方面,苏联在道义上是站不住脚的。”何俊才这次说出了自己的目的。其实现在对于苏联的飞机、飞行员和弹药,空军已经不是那么急需,而对于正在大力发展自己工业体系的中国来说,苏联的工业援助反而更加重要。

“告诉你一个最新得到的消息。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已经召见驻苏大使邵力子,向他解释了缔约的原因,并且告诉他,苏联的‘援助’不会停止。当然我更能理解成是苏联不希望停止中苏商贸,因为之前我们提供的军事技术和成品显然让苏联军队尝到了甜头。”何俊才最后一句话打消了孙科的疑虑。

“可是这也只是尽力维持现状而已,你所谓的‘福’在哪里呢?”孙科不依不饶地问道,这些问题困扰他很久了。

“哈哈,我来问问你。日本为什么急着要签订这个条约?甚至比苏联更加着急?”何俊才问道。

“因为德国抛弃了它,单独跟苏联在1939年签订了条约。还因为在诺门罕,日本被痛揍了一顿。”孙科快速地回答,对于跟苏联相关的情况,他是专家。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日本确定了‘南进’的方案!”何俊才斩钉截铁地说。

“南进!你是说日本人准备对英美的殖民地动手了?”孙科惊讶的说,在他的眼中,日本人在狂妄也没有力量去挑战老牌大国英国和美国的权威。虽然这个时候英国正在跟德国陷入生死之战,但是它在亚洲仍保留了大量的陆军、空军和舰队。

“哼,不仅如此,卑鄙的日本人后一定会让世人惊讶的。不过一旦将英美拖入了亚洲的战争,我们的压力会减小很多。日军不是机器生产出来的,那个时候就是我们逐步反击的时候了。”何俊才握了握拳头说到,这一天他一直在计划。

“果然如此的话,那么这个《苏日中立条约》的确也有对中国有利的一点。”孙科高兴地说,连日来的心结终于解开了。

“不过跟苏联保持商贸关系的事情,还得请孙院长多为协调。空军会派一架专机送您去莫斯科。”何俊才顺杆子说到。

“你们空军飞机都准备好了,我也只得去啦。”孙科已经年近50,不过保持了一颗年轻的心。现在心中的郁结已经解开,高兴地开起了玩笑。

何俊才一边陪着他笑,一边心中在想,其实《苏日中立条约》还带来了一个后果。美国的态度摇摆了好长的时间。因为察觉到日本南进企图后,日美矛盾急剧尖锐。而已经制定了“先欧后亚”战略的美国为保证与其利益休戚相关的英国不被击败,面对日本的攻势,只好继续采取牺牲中国利益、部分满足日本要求,从而避免双方战争的缓靖政策。美国曾经在1941年5到6月间接二连三提出的《日美谅解方案》的修正案,就是这一政策的具体的体现。在美方的三个修正案中,都把通过“友好谈判解决‘满洲国’问题”,即承认满洲独立作为其主要内容,并同意日本在中国驻军。

好在日本人在处理外交事务的时候没有苏联人那么圆滑,因为跟苏联缔约是不违背当时跟德意两国签订的三国同盟。在三国同盟条约中有这样一条“德意志、意大利和日本声明上述各条款毫不影响三缔约国各与苏俄间现存的政治地位”,所以日本跟苏联签订中立条约是可以的。但是跟美国就不一样了,三国同盟条约中“三国并承允如果三缔约国中之一受到目前不在欧洲战争或中日冲突中的一国攻击时,应以一切政治、经济和军事手段相援助”,这一条限定了日本跟美国独立缔约的行为,因为不能排除美国参与二战对德国和意大利发起攻击的行为。

另外还由于日本外相松岗对自己签订的苏日中立条约感到满意,而由外交官负责的美日条约商谈感到反感,再加上日本海军坚持南进,极力阻止美日缔约这个原因,终于让美国的“缓靖政策”破产了。中国得以不会再次被主流社会所抛弃。

当然这些事情都还没有发生,而何俊才已经准备好面对这一切。第一件事情就是让请蒋介石下命令给胡适,让他利用苏日缔约事件好好到罗斯福那里去哭哭穷,争取来一大笔美援。何俊才列了一笔机械清单,他不需要美金,但需要那些扩大生产航空发动机和飞机整体成型外壳的各种车床、铣床、镗床、磨床,各种电炉,各种测量仪器。这些东西虽然付峰能通过华兴集团秘密购买一批,然后通过浮空基地运回国内,但是随着空军经济管理局的摊子铺的越来越大,而华兴集团在美国的采购又不能太张狂,所以名面上的采购也是需要的。这也能很好解释那些中国大后方大量出现的美式机械是从何而来的。

第二卷风起云涌 第一百一十六章 美援

在政治和外交方面,何俊才没有已经浸淫了多年的蒋介石厉害。蒋介石很明白地知道大文豪胡适在要援助这方面一点都不在行,也许让他去讲讲学,写写文章还可以。蒋介石明白了何俊才的意思后,略微思考了一下,然后大笔一挥,原本就待在美国的中国银行董事长宋子文再次参与到争取美援的工作中来。

在这个时候美国对于二战的态度已经大有改变,抱着门罗主义的人逐渐变少,中立法也受到了许多议员的挑战。1940年12月17日,罗斯福总统发表讲话,提出美国可以借出军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4

你可能喜欢的